虫寻埔村是泉州市丰泽区东海社区的一个小渔村,这里的女人们头上戴着鲜花做的漂亮的簪花围,她们和惠安女、湄州女一起并称福建三大渔女。漫步 虫寻埔村,还能看到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特色民居“蚵壳厝”。
顶在头上的“小花园”
从泉州市区到虫寻埔村的小巴玻璃车窗上有一只大螃蟹的图案,这就是“ 虫寻”字的含意:膏蟹。 虫寻埔村是这趟线路的终点,如果不是快到虫寻埔时陆续有头戴鲜花的虫寻埔女上上下下,差点会以为走错了地方。眼前所见和我对小渔村的想象相距甚远,三四层的小楼林立,不见传统闽南民居的红砖翘檐,已然是一个有些繁华的村庄。
好在很快就在街上遇到更多戴花的女人们。阿嬤(闽南话,奶奶)们头上的花戴得最认真,不管是街头卖海鲜的、抱着孙子遛弯儿的、家门口开蚵的,还是屋里打纸牌的,头上都是风景无限。她们的头发在后面绾成圆髻,中间插着一根象牙色的筷子,旁边别着金钗、牛角梳等首饰,圆髻的外围簇拥着一层层漂亮的簪花围,有的嫌不够缤纷还在头发一侧插上了一两支艳丽的绢花。
虫寻埔女头戴簪花围这一习俗的起源,众说纷纭。一说是源自宋元时代遗留下来的阿拉伯人的风俗,也有人说自汉代中国就有这种风俗,并举了历代的相关诗词来论证,比如泉州地方戏曲高甲戏《桃花搭渡》的唱词中就有“四月围花围,一头簪两头重”。考证的事情留给专家去做,村子里上了年纪的老妇人用红花围巾包扎的阿拉伯式的“番巾”,却分明让人感受到些许西亚伊斯兰遗风。
用来串簪花围的花都是鲜花,有菊花、含笑、茉莉、玉兰、桃花蕾、小玫瑰等等,视时节不同而异,康乃馨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。单单把康乃馨的花朵分为含苞未放、初绽和盛开三大类分别用细麻绳串起来,就是三种不同的花串。虽然最常用的花就那么几种,但不同品种不同颜色的花串相搭配,就有了千变万化的组合,每个女人头上的簪花围绝不会重样。天气稍热之后,茉莉、玉兰、含笑等色泽淡雅的香花就会不甘寂寞地爬上她们的头顶,走在 虫寻埔村,空气中都有丝丝缕缕的暗香浮动。
虫寻埔女爱花成痴,据说在上世纪70年代末,虫寻埔女买花的钱和购粮的费用差不多。如今,福州有牛角梳工厂专门为她们制作插在头上的牛角梳,邻村有人专门为她们种植簪花围所用的各种鲜花。不经意间,虫寻埔女美丽的头饰竟然成就了一个个小产业。
她们的头饰十分繁复,脚下却简单得不能再简单。不是踩着一双人字拖,就是打赤脚,渔女的质朴本色显露无遗。勤劳能干撑起半边天的 虫寻埔女,性情开朗、自信,不同于老一辈惠安女的内敛和压抑,也没有我之前担心的可能会抵触镜头。尽管不会讲闽南话没办法和她们顺畅地交流,但是在小村子里遇到的 虫寻埔阿姨和阿嬤们,都用质朴而又爽朗的笑容回报我的微笑,让我对这个小渔村平添了几分亲切。